抗震地埋一体化消防泵站施工方案,施工流程及抗震设计解析
抗震地埋一体化消防泵站施工方案,施工流程及抗震设计解析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抗震地埋式一体化消防泵站,采用箱泵一体化结构形式,可设计有效容积20-5000m³,包含消火栓系统和喷淋系统、消防稳压系统、照明系统、排污系统双泵组配置。泵站主体采用BDF复合钢板模块化装配工艺,集成消防水箱模块、泵房机组和智能控制系统三大核心单元,设计使用寿命超过30年。项目严格遵循《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2014及《装配式水箱一体化消防给水泵站技术规程》T/CECS623-2019要求。抗震地埋一体化消防泵站主体埋于地下,顶板通常与地面平齐或设置检修口突出地面,释放地面空间可用于绿化或其他用途。采用镀锌钢板等材料拼装而成。部分泵站配备物联网系统,可实时监控水位、压力、设备状态,支持远程控制与无人值守。
二、抗震地埋一体化消防泵站施工准备
2.1 技术准备组织施工技术人员进行图纸会审,编制详细的施工技术交底文件,明确BDF复合钢板模块化装配的关键工艺参数。
进行测量放线,建立施工控制网,设置永久性基准点和沉降观测点。
编制专项施工方案,重点明确抗浮锚杆施工、模块化吊装、密封防水等关键工序的技术措施。
2.3 设备准备
吊装设备:25t汽车吊(带超起装置)、50t履带吊。
焊接设备: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机、氩弧焊机。
测量仪器:全站仪、水准仪、超声波探伤仪。
专用工具:BDF板专用密封胶枪、模块定位夹具、扭矩扳手。
检测设备:水压试验泵、超声波测厚仪、涂层测厚仪。
2.4 场地准备
场地平整:清除施工区域内障碍物,平整场地至设计标高。
临时设施:搭建材料仓库、加工棚、办公区,设置消防器材堆放区。
临水临电:安装临时用水管路(DN100)和配电箱(含防雨措施)。
排水系统:设置排水沟和集水井,配备Φ150污水泵4台。
三、抗震地埋一体化消防泵站主要施工流程
3.1 土方开挖
采用分段分层开挖方式,每层开挖深度≤1.5m,坡度按1:0.75放坡。
机械开挖至基底以上300mm处,改为人工清底,避免扰动原状土。
基坑周边设置排水沟(300×400mm)和集水井(800×800×1000mm)。
3.2 基础施工
第一层:300厚C15混凝土基础垫层或碎石垫层。
第二层:300厚C30钢筋混凝土基础筏板。
第三层:300厚C30钢筋混凝土条形梁,当水箱高度大于3.5米以上时,因垂直压强力加大,为了确保安全性,第三层钢筋混凝土条形梁,也要做成整板基础。
成品泵房基础4条边和水箱基础高度一样,中间为下沉式结构。
3.3 抗震地埋一体化消防泵站安装
泵站出水管、排污管、进水管与泵站外管道采用法兰连接。
将双路电源引至PAE双电源控制柜。
箱体外侧采用环氧煤沥青滚涂,厚度达2-3mm。
扣件采用两道环氧富锌底涂再加两道环氧玻璃鳞片面涂。
3.4 抗震地埋一体化消防泵站试水与试压
泵站安装完成后注水24h。
手动分别启动每台水泵,试压压力1.2倍设定压力,时间15分钟,安全泄压阀泄压值设定在设计压力的1.1倍。
3.5 接地与覆土
所有设备必须接地。
覆土沿泵站四周每500mm一层逐层均匀夯实,顶板采用蛙式或平板振动式打夯机,覆土1.0m深。
四、抗震地埋一体化消防泵站抗震设计
泵站采用抗浮式箱泵一体化结构,整体由组合式水箱和整体式泵房两大部分组成。
底部为整体浇筑的钢筋混凝土筏板基础,具有抵抗地下水浮力作用。
水箱与泵站均采用BDF板联接成一个整体,筏板基础上不再安装水箱底板,既降低了总体成本,又很好地解决了抗浮和水箱底板泄漏问题。
五、质量控制
材料进场后,应进行严格的检验和验收,确保材料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
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和施工规范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质量。
施工完成后,应进行全面的质量检查和验收,确保泵站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
六、安全措施
施工现场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施工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防止发生安全事故。
施工完成后,应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确保泵站的安全运行。
- 上一篇:成都无负压供水设备厂家使用智慧水务解决方案将推动行业升级 2025/11/19
- 下一篇:政策推动的供水保障工程为自来水二次加压设备厂家发展提供了新的 2025/11/18


